资讯 · 信息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球迷网。

学校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战疫重医人㉝丨鲁力: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回家!

发布时间:2020-05-17阅读量:[]

   



     

鲁力,中共党员,球迷网附属大学城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重庆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卒中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重庆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专家组成员。


   
     


战疫的号角吹响,寒冬里逆风而行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2月2日,重庆吹响了“集结号”,紧急组建第三批援鄂医疗队。

球迷网附属大学城医院医生鲁力从事重症医学专业12年,始终对疫情保持高度敏感,自1月起,他就高度关注疫情发展的最新动态。接到集结令的第一时间,他主动报名,与其他5名队友一起,星夜驰援武汉。


   

附属大学城医院领导为援鄂医疗队送行


2月2日晚,他随队空降当时抗疫压力最大的医疗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这里是武汉市最核心的四大战场之一,李兰娟院士团队坐镇该院,中央指导组定期巡视督导新冠危重病人救治。


   

鲁力回忆道“进入医院,感觉巨大的压力瞬间袭来,让人猝不及防。”初到武汉,除了闪烁的霓虹灯,原本繁华的大都市空无一人,此时的武汉仿佛一座空城,一路上所见“武汉加油”“希望的使者”的标语就像一盏盏照亮未知路程的明灯。鲁力和他的同伴清楚的感受到疫情的严峻程度,感受到武汉人民对于“援军”的急迫需求,坚定了他们此行要打赢这一场“武汉保卫战”的决心。


   

鲁力在机场与驰援武汉队员相遇


勇往直前,迅速适应战场节奏

2月初,各级组织对如何高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工作还不是十分明确,鲁力向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杜先智教授建议,希望能第一时间规范队伍的工作流程、落实各组各人的责任,以便各成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抗疫初期,由于收治新冠患者的科室专业医护工作者急缺,第三批援鄂医疗队一到战场,就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两个病区。


   

鲁力查房


其中,鲁力作为先遣队前往收治新冠患者的其中一个病区,该病区由该院眼科和疼痛科医疗团队勉力支撑,因为专业不对口,当地医务人员施治十分困难,同时还承受着巨大风险和心理压力。鲁力和重庆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姚勇刚一起,一个人带一个组,共同接手该病区的救治工作。

在48小时内,两人将包括重症病人评估、危险因素评估、病情监测指标、院感流程、防疫措施等情况予以规范,为整建制接管该病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人在这里奋战了近10天,每天坚持工作10-11个小时,没有一天休息,直到重庆市第七批支援队伍到来,两人才稍微放松下来。

“前期的工作处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防护物资也相对短缺,来不及思考和适应,便以一种出于本能投入到工作中去。这对我而言是一场终身难忘的经历。”鲁力回忆到。


   

整建制接管16病区


病区救治任务十分艰巨,有位年轻患者让鲁力记忆深刻。患者31岁,全身皮下气肿明显,血氧饱和度只有70%-80%,医疗组经过夜间积极的处理,病情仍不乐观。


   

“我知道你们是来救我的,我会完全配合,把生命交给你们”鲁力回忆那名患者当时很艰难说出的一句话,他和队友们拼尽全力,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制定救治方案、多方会诊,医疗队所在的重症病区系普通病房改造而来,重症医学科常用物资都相对缺乏,条件艰苦,他便和队友们就地取材,为挽救年轻生命想尽一切办法。


   

鲁力查房


“看见他那种强烈的求生欲望,那种渴望被救活的眼神,对于医生的指示是那么的配合,那么的渴望活下来,当时所有人心里唯一的目标,就是想把病人救活”。


党旗引领,将战友们凝聚在一起

鲁力作为球迷网附属大学城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一直以一名党员先锋的标准要求自己,面对压力时总是不怕困难、挺身而出。

在成立临时援鄂党小组的时候,鲁力任临时党小组组长,他这次带领的其他几位大学城医院的队友中,入党积极分子2名,另外3名队员在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抗疫的57天里,工作环境相对艰难,危重病人的救治难度很大,医疗物资短缺,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影响操作,同事间沟通起来也没有日常那样方便。医院临时设置的缓冲间条件一般,6平米的全封闭房间,在里面进行穿脱防护服消毒流程,给人的感觉十分压抑,为此,团队还安排了专门的值班护士在此处守护大家,避免出现应激症状。


在这种情况下,队友们的身心压力都很大。鲁力常常与大家相互交流,通过队友们在战场上亲笔书写的入党申请书和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思想汇报,深刻感受到年轻队友们临床工作的激情和坚强。

他号召大家以“身先士卒、勇于战斗”的心态去做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放松心态,迎难而上,带领大家共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团队合影

回到重庆后有人问到鲁力,会害怕吗?“我也曾经问自己,怕不怕?”“打心底说,我是不怕的。有三个原因,一是我本身就是急诊和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从专业角度而言,我具有防控风险的能力;第二是我从2019年底已经负责发热门诊的相关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对于各项流程也相对熟悉;第三是我们一起去的队伍很庞大,大学城医院去了6人,重庆这批队伍去了122人,我感觉,背靠大家,心里很有底气”。

   

病区内清洁区合影

他在专业的基础上,始终坚信党的领导,坚定信念,用团队的力量去克服困难,保证了救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在疫情中心,超负荷的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下,他选择依靠团队的力量相互支持,“我们的团队,素质非常高,大家都是主动请战到这里,心往一处聚,力往一处使,每个人的目标高度一致。”鲁力说到,他带领的这六个人的队伍所有的队员习惯相互照顾,为对方着想,脚踏实地,想方设法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队友成了大家最纯朴的想法。

   

在所有人凯旋归来的4月23日,球迷网附属大学城医院抗疫英雄分享故事会上,钟婷婷、周静两名援鄂医疗队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时刻不忘“我能为病人做些什么?

鲁力从出发到回程,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能为当地的病人做些什么”,他常常组织大学城医院同去的战友们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怀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个团队也在成长。他和队友们最终决定,回来后总结一套包括医疗、护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总结。


   


鲁力强调“关口前移”,任何时候,要主动积极的思考可能发生的问题,勇于担责、主动作为,提前准备好预防措施和应对策略,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关口前移”来得到充分防范和处置,或者引导事件走向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3月8日,对于鲁力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35天前,他随重庆市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驰援抗疫。一个多月后的这天,在战疫最前线,他迎来了自己的生日。别样的日子里,生日惊喜悄悄降临......

得知鲁力生日的消息后,附属大学城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党支部迅速行动起来,大家决定,要给鲁力一个生日惊喜,以短视频的方式来传递祝福。短视频由急诊重症医学科全科医护人员共同拍摄,每个人都为鲁力送上真挚的祝福。一周前,前线援湖北医疗小分队的队友们也早已悄悄谋划生日惊喜。


   

重庆同事录视频为鲁力庆生


当天晚上七点半,医疗队的几位队友假装拒绝了鲁力的线上邀约,赶回住处着手准备。当鲁力从医院结束工作回到酒店,迎接他的是一场特殊的生日会。队友们贴心地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将前线党支部赠送的节日鲜花,扎成一束漂亮的玫瑰花送给他。


   


“我没想到还有生日会,大家都太用心了,有组织的关爱,科室同事的挂念,还有小伙伴的祝福,这个生日太有意义了!”鲁力动容地说到。伴随着生日歌,手捧鲜花的鲁力许下生日愿望:尽自己所能,为病人提供所需,早日战胜疫情,待花开疫散,我们一起回家!


来源:附属大学城医院  重庆日报

编辑:蔡雨齐 郭玲

排版:郭玲